發布時間:2025.10.02 瀏覽次數:
廣東華新電纜實業有限公司
一、電氣性能標準
1.
導體電阻標準 依據 GB/T 3956-2008《電纜的導體》規定,BTLY 電纜所采用的銅或鋁導體,其直流電阻值必須符合標準中對應截面積的限值要求。在20℃標準試驗溫度下,導體電阻是衡量電能傳輸效率的關鍵參數,直接影響電纜的發熱與能耗。例如,標稱截面積為25 mm²的銅導體,其最大直流電阻不得超過0.727 Ω/km。該指標確保電纜在長期運行中溫升可控、損耗較低,避免因電阻偏大引發過熱、加速老化甚至起火風險,保障電力系統的安全與能效。
2.
絕緣電阻標準 參照 GB/T 12706.1-2020《額定電壓1kV(Um=1.2kV)到35kV(Um=40.5kV)擠包絕緣電力電纜及附件 第1部分:額定電壓1kV(Um=1.2kV)和3kV(Um=3.6kV)電纜》,BTLY 電纜在常態下應具備優異的絕緣性能。通常要求在20℃時,每千米絕緣電阻不低于1000 MΩ。高絕緣電阻可有效抑制泄漏電流,防止絕緣擊穿和人身觸電事故。特別是在隧道、地鐵、地下管廊等高濕環境中,良好的絕緣性能是維持系統持續、安全運行的重要保障。
二、防火性能標準
1.
耐火性能標準 BTLY 電纜必須通過 GB/T 19216.21-2003《在火焰條件下電纜或光纜的線路完整性試驗 第21部分:試驗裝置 火焰溫度不低于750℃的單獨供火》的嚴苛測試。在750℃以上明火持續燃燒90分鐘,并施加額定電壓和機械振動的條件下,電纜應保持電路完整,不發生斷路或短路,持續為關鍵設備供電。該性能在高層建筑、醫院、機場等重要場所中至關重要,可確保火災發生時消防泵、排煙系統、應急照明等設施正常運行,為人員疏散和救援爭取寶貴時間。
2.
阻燃性能標準 依據 GB/T 18380 系列標準,如 GB/T 18380.31-2008《電纜和光纜在火焰條件下的燃燒試驗 第31部分:垂直安裝的成束電線電纜火焰垂直蔓延試驗》,BTLY 電纜需滿足成束阻燃要求,按阻燃等級(ZA、ZB、ZC等)進行分級測試。在規定供火時間與燃燒條件下,電纜應能有效抑制火焰蔓延高度和自熄時間,減少熱釋放與煙氣生成。通過合理設計絕緣與護套材料,實現“著火不延燃”,防止電纜成為火災擴散路徑,提升整體建筑的消防安全水平。
三、結構尺寸標準
1.
導體尺寸標準 導體的標稱截面積、單線根數與直徑均須嚴格遵循 GB/T 3956-2008 的規定。例如,對于標稱截面為95 mm²的銅導體,其實際截面積不得小于標稱值的95%,且單線直徑偏差應控制在±1%以內。精確的導體尺寸是保證載流量達標的基礎,避免因截面不足導致過載發熱、電壓降增大等問題,確保電纜在不同負載條件下穩定可靠運行。
2.
絕緣與護套厚度標準 絕緣層與護套層的最小厚度應符合 GB/T 12706.1-2020 的技術要求。絕緣厚度根據額定電壓等級設定(如0.6/1kV電纜絕緣標稱厚度為1.0mm),以確保足夠的電氣絕緣強度;護套厚度則需兼顧機械防護、防潮與耐候性。例如,在直埋或穿管敷設環境中,加厚型護套(如≥2.0mm)可有效抵抗土壤壓力、石塊穿刺及蟲鼠啃咬,延長電纜使用壽命。
四、環境適應性標準
1.
防水性能標準 依據 GB/T 2423.3-2016《環境試驗 第2部分:試驗方法 試驗Cab:恒定濕熱試驗》等標準,BTLY 電纜需在高溫高濕環境下保持電氣性能穩定。電纜結構應具備良好的縱向與徑向防水能力,如采用阻水帶、吸水膨脹粉、無縫密封護套等技術,防止水分沿電纜內部滲透。在地下水位高、長期浸泡或潮濕隧道等場景中,防水結構能有效保護導體與絕緣層,避免絕緣劣化和短路故障。
2.
耐腐蝕性能標準 針對化工廠、沿海鹽霧區、污水處理廠等強腐蝕環境,BTLY 電纜應參考 HG/T 20678-2000《襯里鋼殼設計技術規定》等相關行業規范,選用耐酸堿、抗鹽霧的護套材料(如低煙無鹵阻燃聚烯烴、交聯聚乙烯等),并優化屏蔽與護層結構。通過耐腐蝕設計,電纜可在含硫化氫、氯離子等惡劣化學環境中長期運行,防止護套脆化、開裂或金屬部件腐蝕,確保電力供應的連續性與安全性。
從電氣性能到防火能力,從結構精度到環境適應性,每一項指標都直接關系到電力系統的安全性、穩定性與使用壽命。在工程選型與施工過程中,應嚴格依據標準進行質量把控與驗收測試,確保電纜在實際應用中發揮應有的可靠保障作用。
本文共分
1
頁
最近資訊文章






